索 引 号 XM00206-0800-2025-049 文 号 厦数据函〔2025〕66号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25-07-03 17:20
标 题: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3 17:20
字号: 分享:

  刘守峰委员:

  《深化数字经济布局,推动厦门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第20251043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该提案从优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强化数据治理能力、实施人才引育计划等方面,提出厦门迈向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所提建议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研究,结合会办单位市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通信管理局的办理意见,认真梳理了相关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工作成效,并提出了今后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夯实数字底座,筑牢转型根基

  在获评全省首个国家“千兆城市”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全市“双千兆”网络建设。目前全市5G基站总量突破2万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5G用户普及率、千兆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等各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厦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投用,累计服务企业超800家,显著优化外向型企业跨境数据传输效能。

  推动重点园区统筹布局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引进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全市已投用机架数超1万个。持续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累计接入企业1011家,标识解析平台累计支撑超50亿标识注册与23亿次解析,驱动14个核心制造场景数字化应用,有力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强化企业主体,培育优良生态

  推荐思明区、集美区人工智能产业入选2025年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聚。逐步形成福建省(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为核心,辐射软件园及周边园区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深入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双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总数增至8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352家企业完成改造,试点工作整体进度处于全国前列。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核心引领和带动作用,遴选友达光电、大博医疗、厦门弘信电子等12家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作为“链主”,推出30项余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及产品,推动64家“链主”上下游关联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近两年弘信电子、锐特信息等入选2023年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鲲鹭物联等入选2024年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三)强化数据汇聚,推进数据共享应用

  充分依托省统建数字化底座,夯实我市数据基础设施,梳理便民利民惠民公共数据共享需求,打通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堵点,推进公共数据应用赋能。

  一是建立数据汇聚共享机制。2023年我市出台《厦门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厦门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推进公共数据应汇尽汇,提高公共数据共享效率提供了制度遵循。

  二是推进数据应汇尽汇。开展公共数据“应汇尽汇”攻坚行动,以业务系统梳理为主线全面摸清公共数据底数,按照省级标准严格开展数据目录全量编制,以专项督查为抓手推进数据全量汇聚。通过攻坚行动,全市公共数据汇聚总量较2024年底增长57.9%,累计超142.1亿条。

  三是加强数据共享应用。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各部门、各区累计完成数据文件交换量近70TB,提供2857个共享服务接口,接口调用次数超34亿次。2025年以来支持535个数据共享需求落地,为政务服务优化和跨部门业务协同提供有效支撑。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层面认可,“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济”“数智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入选国家示范场景,“厦鹭家政”作为民生赋能典范获央视专题报道。

  (四)招引国家智库,推动人才培养

  引进信通院、电子标准院、工信部国合中心和产促中心等单位,发挥工业能力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创新等平台支撑作用,为厦门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支撑。举办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挖掘数字领域优秀人才。

  持续推动数字人才培养。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工种纳入“数字技能人才培训项目”,2024年共计开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378人次,补贴金额102.22万元。二是加强基地建设。2024年启动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联院)与厦门市相关单位联合建设的“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首个县区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国投智能为省级产业链头部企业实训基地,培养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数据安全管理员等复合型数字人才。三是开展数字人才评价。持续开展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络安全管理师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率先在全省新增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等数字化相关的职称专业,职称评审级别涵盖初级、中级和副高级职称。

  (五)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技术攻关

  支持和引导在厦高校发挥相关专业优势,借助自身科研平台,加强校企技术联合攻关。其中,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项目上有所突破,承担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科研项目,与华为、OPPO公司分别成立了千万级创新联合实验室。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含子课题)9项、省级项目57项、市级及横向科研项目380余项,紧密对接厦门相关产业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局及相关单位将结合委员的提案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5G网络全市域覆盖,统筹部署智算中心、大模型创新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按需推进鲲鹏超算中心等平台优化升级。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星火·链网”(厦门)超级节点的推广应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二)加强对接促进产业发展

  依托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机制和产业对接会、相关产业赋能平台等,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搭建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桥梁,推动技术攻关与转化应用。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提升相关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强化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

  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目标,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底座,建立健全数据汇聚制度机制,持续强化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加强数据治理,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推进我市入选的国家级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和省级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示范场景建设,加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四)加快推进数字人才引育

  推动高校与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等开展深入合作,探索设立相应课程,打造既懂技术、又懂产业、兼具企业管理能力的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以多元政策和资金支持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岳英超

  联 系 人:黄玉玲

  联系电话:0592-7703699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2025年7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1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39号闽ICP备20009949号-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