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206-0800-2025-029 文 号 厦数据函〔2025〕48号
发布机构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5-04-28 08:54
标 题: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1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28 08:54
字号: 分享:

  滕达代表:

  您的《关于人工智能培育“数字公务员”实现政府管理效能最大化的建议》(第001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厦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及省政府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强化数字赋能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构建智能、集成、高效、共享、便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应用优化、体验提升,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滕达代表从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审批人员工作减负、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智能审批提速增效等多视角对我市政务服务进行了精准剖析,所提出的推进数据回流基层、AI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数字人政务服务新体验等三点建议,对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及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接到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就数据汇聚共享、“政务+AI”、数字人政务服务等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在吸纳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以及各区政府等协办单位意见后,梳理了近年来相关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今后的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数据汇聚共享,推进数据回流基层

  充分依托省统建数字化底座,夯实我市数据基础设施,梳理便民利民惠民公共数据共享需求,打通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堵点,推进公共数据应用赋能。

  一是建立数据汇聚共享机制。2023年我市出台《厦门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推进公共数据应汇尽汇,提高公共数据共享效率提供了制度遵循。

  二是推进数据应汇尽汇。开展公共数据“应汇尽汇”攻坚行动,以业务系统梳理为主线全面摸清公共数据底数,按照省级标准严格开展数据目录全量编制,以专项督查为抓手推进数据全量汇聚。通过攻坚行动,全市公共数据汇聚总量增加超30亿条,累计超137亿条。

  三是加强数据共享应用。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各部门、各区累计完成数据文件交换量近70TB,提供2857个共享服务接口,接口调用次数超34亿次。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平台为各区提供以库表推送、接口调用等方式的回流数据或提供查询服务,累计通过库表推送数据企业法人信、小升初学习信息等2.807亿条,通过接口调用动态人口、民政低保、就业等数据6.003亿次,2024年平台为区级367个数据需求实现共享。

  (二)强化数据赋能政务服务,促进改革落地见效

  一是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最多采一次”,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减轻窗口工作人员负担。按照省政府“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部署,制定市级工作任务清单,完成事项梳理和自建系统对接改造,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全省率先完成500个事项的改造任务,办件覆盖率超90%,事项数据回填率全省领先,通过表单数据自动回填,有效解决“多头录入、重复填报、二次录入”的数据困扰,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全面落地实施。

  二是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强化电子证照治理,推行电子证照数据智能化监测,提升证照生成调用合规率,减少证明材料的提交。按照省政府“无证明城市”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市、区、镇街三级协同“无证明城市”运行机制,完成市级自建系统对接改造,强化电子证照治理,依托省电子证照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子证照全量生成、合规调用,加快电子证明生成汇聚,实现“无证明”能力省市联动,初步建成“无证明”服务体系。

  三是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系统配置,简化办事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业务高效协同和顺畅运行。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全省统建工作部署要求,完成厦门自建系统改造对接,推动25件国家和福建省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全面完成国家和省重点事项落地;同时强化“一件事”宣传推广、优化“一件事”办事体验,目前重点事项办件量超16万件,居全省第一。

  (三)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促进办事便利化

  一是深化“网上办”。强化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总入口功能,除个别涉密事项外,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并100%实现网上可办,“一网通办”全面覆盖,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超70%,网上实际办理率超过80%,网上办事已成为企业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主要渠道。

  二是推进“掌上办”。依托省统一移动政务平台“闽政通”,推动254项高频服务入驻闽政通,入驻事项数全省第一;全省率先实现闽政通APP与i厦门APP双向赋能,闽政通厦门日活跃用户数提升至15万,位列全省前列;优化“闽政通”厦门频道服务功能,分类打造服务专区,提升智能搜索、智能客服,创新“扫码办”,办事体验显著提升,真正实现“掌上可办”“掌上易办”。

  三是提升“自助办”。全国首创“共建共享”“社会化建站”“刷脸办事”自助服务新模式,建成“e政务”自助终端体系,汇聚26个部门291项高频服务事项,城市社区站点覆盖率超过80%,2024年度办件量达188.7万件,“e政务”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真正成为“好用、管用,群众也爱用”的政务服务平台。

  (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去年年底,DeepSeek开源大模型发布以来,我市迅速在政务云环境建立了专门的信创智能算力专区,部署上线DeepSeek-R1 671B满血版本和人工智能通用支撑平台,为各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智能算力底座和开发服务支撑,聚焦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政务办公三个方面,积极探索“政务+AI”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政府管理效能最大化。

  一是在政务服务方面,市数据管理局、人社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依托人工智能推出“AI免申即享政策解读”“AI智能咨询导办”“虚拟数字机器人”“边聊边办”“智能客服”等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效率与服务体验。市数据管理局推动上线“小i快搜”大模型搜索,助力政务服务精准匹配,搜索命中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构建全市统一免申即享政策兑现门户,开发一键测算、政策速配、AI智能问答等功能,便利企业快速、完整获取各项匹配政策,吸引企业落户投资、增资扩产;上线新生儿出生等25项“一件事”AI智能咨询导办,实现精准流程指引、政策咨询。市人社局打造“智慧人社”咨询服务新模式,提供“人机协同”的智能语音咨询服务,平均等待时长从49.92秒减少至2.12秒;引入可交互的人社虚拟数字人和机器人,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主动迎宾、政策宣传等面对面的智能咨询服务,打造社保领域的虚拟形象代言人。市住建局首创公积金“慧聚金巢”智能体,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积金业务咨询与办理的智能答、智能办。实现6项业务“边聊边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大模型打造智慧市监应用体系,构建注册登记智能客服,全年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多样化、零见面的咨询接待服务,提升群众咨询便利度。

  二是在城市治理方面,市数据管理局、执法局、生态环境局、应急局、公安局等部门,探索打造“政务数字人”“人工智能”在城市问题分类、事件分派的应用创新,推动城市治理效能升级。市数据管理局依托国投智能Qiko平台为市应急局等18个单位开通145个用户,创建防汛应用值班小助手等40类智能体“政务数字人”。市执法局依托DeepSeek整合职责事项842项、标准和流程38项、管理问题事项682项,嵌入知识库实现问题智能分拣派发,构建城市问题精准分类、职责落实、高效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市生态环境局运用人工智能强化大气、水环境及海漂垃圾监管分析,支撑环境问题的精准排查及精细管控。市应急局推出地震、防台防汛、应急指挥等9个专题智能体,构建101个专业知识库,实现台风响应通知文件撰写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别。市公安局引入反诈大模型,针对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通过对涉诈领域公安、通信、互联网、金融知识进行模型训练,赋能打防管控宣等反诈业务。

  三是在政务办公方面,市政府办、数据管理局、卫健委、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等部门在公文辅助、医生诊疗、智能执法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办无纸化办公平台,引入国投智能天擎大模型技术,集成“我的数字人”智能聊天助手,聚焦于办公流程与内容,提供便捷的智能检索服务,有效解决日常办公中的信息查找难题,提升办公效率。市数据管理局“一网协同”政务办公平台引入大模型等AI技术,为全市政务部门提供公文写作、翻译助手、会议纪要等智能服务。市卫健委创新应用医疗智能体系,通过大模型与医院核心业务系统融合,将诊疗方案制定时长压缩至3-5分钟,效率提升超80%。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聚焦执法全流程,构建了涵盖“案件管理”“文书制作”“法制审核”等模块的行政执法AI支撑服务体系,提升法律检索自动化、执法检查标准化等8大能力。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强化数据汇聚共享、推进公共数据应用赋能

  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目标,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底座、建立健全数据汇聚制度机制、持续强化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加强数据治理,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协同各数据提供单位加大支持各区公共数据共享力度。

  (二)强化公共能力复用,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政务服务创新,依托福建省数字政府的已建公共能力和基础平台,强化厦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支撑能力应用,突出厦门优势,高质高效推动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建设”建设等改革任务,强化“窗口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服务供给,持续推动“假如我是办事人”活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三)强化基础支撑能力,AI赋能政务服务优化提升

  一是加大场景挖掘。推动各政务部门基于统一的数智底座,积极开展“政务+AI”场景谋划与创新实践。加大学习借鉴力度,推动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在我市复制推广。通过广泛征集创新场景和解决方案,挖掘更多优质项目,促进供需对接。

  二是加大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市信息中心、头部AI企业技术优势,根据各部门实际业务需求,开展本地化定制开发指导,快速推动各“政务+AI”场景需求落地见效。定期发布我市“政务+AI”场景需求清单,吸引优势企业在厦建设大模型创新中心,参与厦门“政务+AI”的应用建设,共同打造垂类智能体。

  三是强化应用推广。组织编制大模型部署使用、智能体训练等应用指南,指导公务人员快速掌握使用技巧。开展全市政务部门首席数据官、信息化人员“政务+AI”专题培训,通过骨干力量的带动影响,有效提升全体公务员的AI应用能力。联合市公务员局和人社局等部门,将大模型应用基础知识与实操技巧纳入公务员超市、党校培训班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政务部门应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和能力。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岳英超

  联 系 人:纪荣造

  联系电话:0592-7703196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2025年4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1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39号闽ICP备20009949号-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