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总结推广数字厦门建设阶段性成果,2024年,市数据管理局举办“数字厦门建设成果征集活动”,评选发布50个数字厦门建设成果,涉及普惠便捷数字服务、城市精准精细治理、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等领域。现推出《2024年数字厦门建设成果系列宣传》,以标杆示范引领促进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
本期成果: 建设全流域“四预”仿真应用 打造数字孪生样本
报送单位: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厦门市洪水预警报中心
围绕厦门山溪型河流防洪调度需求,针对风暴潮频发及海水顶托等特点,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会同厦门市洪水预警报中心打造数字孪生东西溪平台(简称“平台”),通过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实现流域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全过程一体化仿真。平台运用云渲染技术实现多尺度全流域集成总览,三维精细化呈现流域地形地貌、河网水系及城镇平原,逼真模拟了天气效果、光影变化和水位波动等实景场景。同时,结合前端水雨情感知与视频测流技术、知识图谱动态优选技术,创新性地将3大类7种调优水利模型深度耦合,实现水库水闸预报调度一体化,不仅为防洪决策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更为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了示范性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数据集成优服务,织密筑牢监测“防护网”
数字孪生东西溪平台汇聚气象、水文、海洋等部门369个雨量站、132个水位站、10个流量站和85座水库基础信息、101路视频,以及逐小时气象网格化预报数据和沿海潮位信息,为模型计算和预报预演夯实数据基础。
图1 东西溪流域洪水预报界面
(二)仿真模拟可视化,架设预演预报“显微镜”
基于数据驱动,实现了6个分场景(汀溪水库视角、莲花水库视角、河段视角、淹没热力图、水体淹没、流域场景)、1个组合场景的仿真模拟,提供多种高清、高真实感的三维视觉特效,真实还原流域洪水场景。
图2 汀溪水库泄洪场景预演
(三)模型运算精准化,搭建深度耦合“模拟器”
开发和建设三大类(洪水预报、水库联合调度、河道水动力)、7种(水文预报模型、数据驱动模型、水库自然调度模型、水库规则调度模型、水库优化调度模型、一维水动力模型、二维水动力模型)深度耦合的水利专业模型,实现“四预”调度模型实时滚动计算和智慧模拟。
(四)技术融合助腾飞,搭建流域管理“驾驶舱”
开发数字孪生流域“一张图”、洪水灾害要素预报、风险预警、仿真预演、调度预案等业务应用模块,支撑“四预”全过程一体化真实仿真应用,构建水工程防洪调度指挥“最强大脑”。
三、特色亮点
(一)联合调度增效益。东西溪流域内的汀溪、莲花等水库,承担防洪供水双重任务。平台通过模型计算分析,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提出汀溪、莲花水库最优调度方案,给出合理泄流量,有效利用雨洪资源,避免过度放水引起的资源浪费,发挥水库防洪保水效益,实现从“治水”到“智水”的飞跃。
(二)科学防范洪潮“双碰头”。东西溪流域独流入海,经常遇到洪潮“双碰头”复杂情景,平台依托潮位预报,通过模型分析,计算推求出库流量、泄洪时段和水闸调度方案,错峰排洪,最大限度降低“双碰头”带来的防洪压力。
(三)专业模型研发获突破。研发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动态优选技术,可结合历史模拟分析产汇流规律、数据资料、暴雨时程分布等特点,自动匹配最优模型参数组合。研发了基于GPU(图形处理器)并行的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大幅提高模型计算效率。
(四)创新技术优化云渲染。在大范围流域场景云渲染中,创新应用具有知识产权的多路流复用技术,解决了多并发状态下大量模型和场景资源同时加载需求,提升场景渲染能力,保证流畅程度和交互效果。
(五)应用视频AI测流新技术。通过分析处理视频监控图像,应用AI测流新技术,提取河道水面波纹、漂浮物、气泡等图像纹理特征并跟踪匹配,推算水面实时流速值,快速直观,较传统测流方式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六)开发水利知识问答机器人。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知识引擎开发了水利问答机器人,根据用户的提问,系统结合相关水利知识、后台实时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给出解答,初步实现水利知识智能检索。
四、应用成效
(一)建立3DGIS+BIM+IoT的水利数字孪生流域。通过集成地形、水文、植被、水利基础设施、物联感知网络等多维数据,利用先进的三维地图引擎和图形渲染技术,基于仿真场景实现了与物理流域同步运行的虚拟流域环境,为流域防汛工作提供全过程、动态化的关联信息展示与指挥决策辅助。
(二)整合优化流域防洪业务流程。针对传统模式下防洪信息碎片化、调度不联动、协同不高效等问题,通过业务、数据、技术等融合,整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工程调度-风险研判-风险提示信息反馈的防汛全链条一体化融合。串联点(单站)、线(河道堤防)、面(防洪风险区),打通预报预警“最后一公里”,使风险信息直达防御工作一线,实现预报预警全覆盖。
(三)建立基于模型运算的水利防汛“四预”体系。通过收集和整合物理流域的相关数据,利用一系列水利专业模型,解决了东西溪流域产汇流时间短、上游水库泄洪、下游潮水顶托等多条件约束下的流域内洪水削峰与错峰难题,结合水利专业模型和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通过构建支撑“四预”全过程的一体化流程仿真应用,实现及时准确预报、全面精准预警、同步仿真预演、精细数字预案的水利防汛体系。
(四)科学调度机制初显成效。通过项目建设,厦门洪水预报由传统监测转变成智能预报,预报时长至少提前48小时。在2024年11场降雨过程中成功拦洪削峰,汀溪、莲花2座水库累计预泄洪1.8亿立方米,并显著发挥保水作用,汛末蓄水为历史同期最高水位,库容比达100%,有效保障流域超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供水需求。平台在技术创新及优化调度应用中实现突破的特色亮点,也获得了水利部专家的高度肯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