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206-0800-2025-034 | 文 号 | 厦数据函〔2025〕53号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5-05-06 16:23 |
标 题: |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71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171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罗丽珍代表:
《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17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化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培育数字化人才可加速数字技术应用与普及,增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我市在加快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为厦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罗丽珍代表对我市数字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制定数字化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产教融合等十点建议,对我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局作为主办单位,接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就聚焦全市数字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等建议进行认真研究。我局在吸纳结合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金砖办、市财政局等协办单位意见后,梳理了我市在相关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成效,并提出了今后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顶层规划和工作部署
一是出台《厦门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厦府办规〔2023〕10号),实施“智荟”人才行动,加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团队)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重点保障范围,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按规定给予支持,以“人才赋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推出“群鹭兴厦”人才计划(3.0版),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超高清显示、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动漫游戏等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分别给予A、B、C类高层次人才80万元、50万元、30万元补助。三是落实省上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数字经济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试行)〉的通知》,努力挖掘数字化人才资源,积极引进人才在厦创业就业。对引进的A、B、C类人才给予25万-26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对A类人才可直接认定相应专业最高级别职称,B类人才可参加福建省特殊人才高级职称认定(评审);被认定为省高人才的,可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省、市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以及优先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人选等。截至目前,我市已认定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省高人才300余人。
(二)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基础教育阶段强化数字技能培养。自2019年起,厦门市启动“人工智能进百校”行动,在1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建立了“普及-进阶-提高”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举办信息素养提升实践、创客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字技术的兴趣,提升其数字技能。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数字化人才的成长埋下种子,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底座。
二是高等教育阶段构建数字领域完整学科体系。厦门高校作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着力培养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且具备数字化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厦门大学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数字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实力强劲。集美大学聚焦应用型数字化人才培养,开设相关专业,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厦门理工学院同样积极布局,相关专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色。这些高校凭借完善的学科设置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厦门市数字化人才的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源源不断地为本地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三是职业教育阶段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我市依据省人社厅办公室公布的重点产业项目和重点群体项目“揭榜挂帅”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鸿蒙应用开发工程师、项目管理师、移动通信5G技术员”等工种纳入了“数字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我市共计开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378人次,补贴人数278人次,补贴金额102.22万元。此外,我市围绕人工智能等新职业,推动职业教育机构开发培训教程,开展规范化培训,并推动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
(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在厦高校依托自有科研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我市企业数字化技术进步。厦门大学成功承接了华为、阿里等知名企业的项目,并与华为、OPPO公司携手共建了多个千万级创新联合实验室,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厦门理工学院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含子课题)9项、省级项目57项、市级及横向科研项目380余项,科研经费达8100余万元,且大部分对接厦门千亿产业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校企合作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高校以智力资源赋能企业,企业则提供实践舞台回馈高校,双方共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极大加速了数字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程。
另外,厦门市通过与百度、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如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这些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应用能力培训和案例教学,为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了大量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员得以迅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而有效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强化国际合作培育数字化人才
一是精心策划品牌培训活动。我市以金砖创新基地为核心平台和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培训基地为重要载体,聚焦新工业革命、全球发展倡议领域及金砖国家需求,举办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领航人才研修班、金砖国家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卓越人才研修班、“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联合国部级研讨班等一批品牌线下培训班。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等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合作领域开展培训活动,主题涵盖线上平台跨境支付、新电商平台建设及运营推广、跨境数字营销人才培养等,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
二是依托落地项目引进国际人才。2024年,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合作推动3个创新人才项目落地厦门,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中心成功引进1名俄罗斯籍人才,厦心医院的“心苗”访问学者计划已接收来自俄罗斯、巴西等8个国家的15名学员来厦参训。此外,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支持指导下,厦心医院“心苗”访问学者计划获批加入全球发展项目库,成为第一个列入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的“小而美、惠民生、见效快”的示范项目,并列入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共创未来行动计划成果清单”。
(四)建立数字化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和人才数据库
我市在新兴数字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开展了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络安全等职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截至2024年,共认定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158人次,网络安全管理员633人次,人工智能训练师96人次,互联网营销师562人次。此外,我市率先在全省新增了与数字化相关的职称专业评审,涵盖初级、中级和副高级职称,全面涵盖了数字领域内的企业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数字化人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此外,依托全市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建设,汇集数字化人才在内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剖析数字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构成与分布态势。
(五)加强数字安全教育
我市在全市学校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举办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大赛,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每年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数字安全知识。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网络风险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确保数字化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素养,为数字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安全保障。
(六)举办数字领域竞赛活动
2024年,我市举办的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中,设置了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等10个数字经济领域赛项,占所有赛项的三分之一。另外,我市已成功举办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这些竞赛一方面为数字化人才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学习交流的渠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数字技能人才成长氛围;另一方面助力人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和产业协作。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进“双百计划”“群鹭兴厦”等人才计划,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持续增加数字化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化人才集聚效应,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数字化人才队伍,更好支撑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国际人才引育工程。探索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领域的金鹭奖学金,构建金砖人才数据库,并推进国内外人才资质的互认。以卓越工程师能力评价为试点,推动我国航空航天、高铁技术、核电、人工智能、5G通讯、芯片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卓越工程师认证体系获得金砖国家认可。同时,与金砖国家共同探索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热点合作领域的人才资质互认。
(二)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前沿技术课程与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更多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三)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推进职称试点改革,进一步健全数字化人才评价体系。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岳英超
联 系 人:黄玉玲
联系电话:13860177165
厦门市数据管理局
2025年4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